Linux基础系列文章大纲
Shell系列文章大纲


tcp_wrapper网络服务的访问控制

tcp_wrapper工作在内核空间和应用程序中间的库层次中。在内核接受到数据包准备传送到用户空间时都会经过库层次,对于部分(只是部分)应用程序会被tcp_wrapper库阻挡下来检查,如果允许通过则交给应用程序。

tcp_wrapper的使用方式简单,虽然现在应用的不多,但是用来为一些传统的网络服务(比如sshd vsftpd等)做一些简单快速的配置就能达到访问控制的目的也不错。更多控制应通过防火墙来实现,当然也可以配合防火墙来使用。

本文只简单介绍以及基本使用方法,更多内容自行查阅man hosts_access

查看是否支持tcp_wrapper

tcp_wrapper只会检查tcp数据包,所以称为tcp_wrapper。但还不是检查所有类型的tcp数据包,例如httpd就不支持。是否支持,可以通过查看应用程序是否依赖于libwrap.so库文件。(路径/lib64/libwrap.so)

1
2
3
4
5
[root@mail ~]# ldd $(which sshd) | grep wrap
libwrap.so.0 => /lib64/libwrap.so.0 (0x00007f110efb7000)
[root@mail ~]# ldd $(which vsftpd) | grep wrap
libwrap.so.0 => /lib64/libwrap.so.0 (0x00007f1e73185000)
[root@mail ~]# ldd $(which httpd) | grep wrap

说明sshd和vsftpd都支持tcpwrapper机制,而apache的httpd不支持。

当然上面grep不出结果只能说明不支持这样的动态链接的方式,有些应用程序可能静态编译进程序中了,如旧版本的rpc应用程序portmap。

是否将wrap功能静态编译到应用程序中,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查看。

1
strings $(which portmap) | grep hosts

如果筛选出的结果中有hosts_access或者/etc/hosts.allow和/etc/hosts.deny这两个文件,则说明是支持的。后两个文件正是tcpwrapper访问控制的文件。

要注意的是,如果超级守护进程xinetd被tcpwrapper控制了,则其下的瞬时守护进程都受tcpwrapper控制。

配置文件格式

hosts.allow和hosts.deny两个文件的语法格式是一样的,如下:

1
daemon_list:   client_list  [:options]

其中daemon_list:部分表示的是网络服务的进程名,通常包含下面几种写法。服务进程名一般和which命令的显示结果名称相同,例如此处的in.telnetd。

1
2
3
4
sshd:
sshd,vsftpd,in.telnetd:
ALL:
daemon@host:

最后一项daemon@host指定连接IP地址或主机域名,用于对多个IP或主机域名做独立的访问控制。例如,本机有192.168.100.8172.16.100.1两个地址,但是只想控制从其中一个ip连接的vsftpd服务,可以写[email protected]:

对于client_list部分,它表示的要对哪些请求网络服务的客户端做访问控制。也就是定义客户端来源。通常有下面几种写法:

1
2
3
4
5
单IP:192.168.100.8
网段:有两种写法,"172.16."和"10.0.0.0/255.0.0.0"
主机名或域匹配:fqdn或".a.com"
宏通配符:ALL、KNOWN、UNKNOWN、PARANOID
特殊关键字:EXCEPT
  • ALL表示所有主机
  • LOCAL表示和主机在同一网段的主机
  • (UN)KNOWN表示DNS是否可以解析成功的
  • PARANOID表示DNS正解反解不匹配的
  • EXCEPT翻译为【除了】,但实际上表示的是从前面的大范围内挖一个漏洞放过这个小范围。并且EXCEPT可以嵌套使用,a EXCEPT b EXCEPT c将被解析为(a EXCEPT (b EXCEPT c))

其中宏通配符和EXCEPT也可以用于domain_list部分。详细语法可以查看man hosts_access

对于options部分,这部分是可选的,它可以是spawn allow deny

  • spawn:用来定义符合此规则的请求被检查时要执行的命令,必须使用绝对路径,或者明确通过PATH指定环境变量
  • allow:表示符合该规则的总是被允许访问
  • deny:表示符合该规则的总是被拒绝访问

tcpwrapper涉及两个文件,这两个文件都用来定义访问控制规则:

  • /etc/hosts.allow:定义允许访问的控制规则,即白名单
  • /etc/hosts.deny:定义允许访问的控制规则,即黑名单

tcpwrapper的检查顺序:hosts.allow --> hosts.deny --> 允许(默认规则)

一旦检查到符合条件的规则,将停止继续搜索。因此:

  • 如果在hosts.allow定义所有网络服务允许所有客户端访问,将表示最开放的访问控制
  • 如果在hosts.deny中定义所有网络服务不允许所有客户端访问,将表示最严格的访问控制,定义在hosts.allow中允许的除外
  • 如果在hosts.allow和hosts.deny中都没有匹配到规则,则默认被允许访问。

例如sshd仅允许172.16网段主机访问。

1
2
3
4
5
hosts.allow:
sshd: 172.16.

hosts.deny:
sshd: ALL

例如,telnet服务不允许172.16网段访问但允许172.16.100.200访问。有几种表达方式:

表达方式一:

1
2
3
4
5
hosts.allow:
in.telnetd: 172.16.100.200

hosts.deny:
in.telnetd: 172.16.

表达方式二:

1
2
hosts.deny:
in.telnetd: 172.16. EXCEPT 172.16.100.200

不能写成如下方式,因为EXCEPT表示的是从大范围里放过小范围,而不是从小范围放过大范围。

1
2
hosts.allow:
in.telnetd: 172.16.100.200 EXCEPT 172.16.

表达方式三:

1
2
3
4
5
hosts.allow:
in.telnetd: ALL EXCEPT 172.16. EXCEPT 172.16.100.200

hosts.deny:
in.telnetd: ALL

EXCEPT的最形象描述是【在其前面的范围内挖一个洞,在洞范围内的都不匹配】。所以hosts.allow中,ALL内有一个172.16的大洞,在大洞172.16中又有小洞172.16.100.200,小洞是排除在大洞之外的,大洞是排除在ALL之外的。也就是说,ALL里有个大洞是被放过留到后面继续检查(即到hosts.deny做检查)的,但这个大洞里有个小洞是不被放过的。

举个例子,EXCEPT就像挑选,没被挑选中的进入下一步挑选。例如,所有男生跟我走,但男生中体重160斤以上的留下别跟我走,但其中175斤的王麻子也跟我走。所以跟我走的是所有160斤以下的男生和175斤的王麻子,其余的男生留到下一轮做拒绝检查。

注意:被EXCEPT匹配到的仅表示不符合此条规则的检查,将会进入下一步规则的检查,而不是在hosts.allow中表示拒绝,在hosts.deny中表示允许(虽然deny中被放过之后,默认规则确实也是允许)。例如在allow中指明一个EXCEPT,当被EXCEPT的范围匹配到,表示的不是被拒绝,而是跳过allow检测进入deny的检测。

对于【:options】部分,它允许三种关键字,并且可以多次使用:

1
2
3
:ALLOW
:DENY
:spawn

ALLOW和DENY既可以写在allow文件,也可以写在deny文件,因此可以实现在allow文件中直接拒绝,也可以实现在deny文件中直接允许。

例如allow文件中做如下定义,表示当example.com域中的客户端连接到ssh服务时,将直接拒绝其访问,并记录一条日志记录。

1
2
3
sshd: .example.com  \
: spawn /bin/echo `/bin/date` access denied>>/var/log/sshd.log \
: deny